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
一、关注青少年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颁布了47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中,关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相关政策大多以综合政策的方式发布,也有部分专项政策,包括对网吧进行管理、限制游戏时间、网络游戏实名化、网络游戏分级化、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等。这些举措大多侧重于对网络外部环境的规范与治理,而对于青少年在微观环境下的网络行为,如,学生在学校与家庭生活中如何使用手机、如何运用网络进行有效学习等,则需要学校和家长加以积极的教育与引导。《通知》的印发,意在引起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关注,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网络环境存在的普遍性与潜在的风险性,客观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已不复存在,网络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必须直面和回应这一挑战,立足长远,切实关注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和身心健康,努力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应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到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学校宜“疏”不宜“堵”,与其消极被动地预防不良上网行为,不如积极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校教育应主动履行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的价值引领职责,将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作为学校常规管理以及培养未来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正面引导学生上网行为,合理规划学习与休闲时间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出台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在教室里不得使用手机。然而,这仅为是否允许、能否使用层面上的规定,对中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以及具体的上网行为则缺乏有效引导。青少年不良网络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而网络游戏往往成为学生释放或宣泄压力的最便捷方式。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关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的同时,应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效的学习、户外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减少不良上网行为的发生。
2.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增强现代公民培养意识
信息素养是指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能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等。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涉及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意在引导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对不良信息加以识别、如何文明上网和健康上网,帮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合乎道德的网络行为以及如何成为网络时代的合格公民等。
面对这些带有强烈时代感的话题,学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对并作出及时回应。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日本设置了“青少年上网导航员”,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网络素养导航教育。导航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的现状和危险性、青少年如何把握好网络使用尺度、青少年如何进行上网自我监控和管理等。韩国将网络伦理内容纳入小学、初中的德育教材和高中的道德、电脑教材中。 因此,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构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教育的长效机制,应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
三、家庭是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教育的第一现场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承担起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引导,把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都推给学校,没有履行作为家长的教育职责。而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有效监管,家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因此,构建家校共育的教育环境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知》配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意在引起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行为的高度重视,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育人工作。从2011年多部门印发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到近日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家长和家庭教育正面引导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改变当前学校教育单兵作战的教育生态,有助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希望《通知》能够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